close

  本報評論員
  隨著中央一系列禁令出台,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,全市幹部隊伍的“四風”問題大有好轉,群眾看在眼裡樂在心裡。然而,我們必須防止另一種苗頭出現:制度管束嚴了,一些黨員幹部感嘆“為官不易”,可能會做起庸官、懶官、“太平官”。“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”的消極、懶怠思想一旦在一些人心裡盤繞,就會消解轉作風的正面效應。
  不貪不占,也不幹事了,是否算“無過”?顯然不是。細細思考,它至少有“三過”。首先是辜負組織培養、人民信任。黨和人民花心血培養一名領導幹部,群眾眼睜睜盼你做事,你卻一推六二五,豈不有負厚望?其次是貽誤發展機遇。在當前競爭時代,一個地方的發展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,人家在奮力盪槳激流勇進,你卻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船艙邊”,穩得住嗎?只恐一篙鬆勁退千尋,與發展機遇擦身而過。其三是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力。有位不為,“混”字當頭,得過且過,效能低下……種種懶怠行為,其實都在損害群眾利益,無形中會給黨和政府的形象抹黑。
  精神懈怠的危險,是當前我們黨面臨的四大危險之一,庸官、懶官的毛病,病根正在於精神懈怠、有位不為。這是一種危害政治生態的“慢性病”。乍看其病情不危急、不顯眼,可一旦轉為沉痾,治療起來就相當費力。因此在這“慢性病”剛剛冒出苗頭時,我們就當高度重視,施以藥石。具體而言,可服三味“藥”防治之。一服“提神藥”,切實增強幹事業的緊迫感、使命感。黨員幹部必須深刻認識“我是誰、為了誰、依靠誰”,時刻警醒自己消除私心雜念,明白做官絕不是為了“有位”,而是為了“有為”。“位”只是一個平臺、一個載體、一種機會,“為”才是終極目標。 二服“補鈣藥”,強化勇於擔當的責任意識。做懶官、庸官的常見藉口就是“怕犯錯誤”,其實根源還是怕擔風險的“軟骨病”作怪,必須進一步深化教育實踐活動,不斷補“鈣”堅定理想信念,提升銳意進取、敢作敢為的精神境界。三服“消炎藥”,加大督查、問責力度。此次有關部門聯合下發嚴肅整治“為官不為”問題的通知,就是這樣一劑“消炎”良藥。對於部門管理“散”、工作推動“慢”、精神狀態“差”、推諉扯皮“耗”、碌碌無為“庸”、患得患失“浮”、應付了事“懶”的“逍遙官”、“守攤官”,就是應該換換位子、動動帽子。要從制度上強化懲戒力度,這是消除病竈最能立竿見影的“強效藥”。
  俗話說“駿馬是跑出來的,強兵是打出來的”,當前長沙正朝著率先建成“三市”、強力實施“三倍”的目標奮進,身為“排頭兵”的黨員幹部,更應衝鋒在前,奮發有為。為官避事平生恥,激情歲月經不起蹉跎,神聖使命經不起耽擱,我們唯有樹立“有為才有位,有位更要有為”的責任意識、擔當精神,把“正作風”與“幹事業”緊緊結合起來,方能徹底消除精神懈怠的危險,昂首闊步,一馬當先!  (原標題:為官避事平生恥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w98ywprq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